华宇娱乐-[深度]团结的欧洲杯, 不团结的欧洲
你的位置:华宇娱乐 > 业务范围 > [深度]团结的欧洲杯, 不团结的欧洲
[深度]团结的欧洲杯, 不团结的欧洲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3:20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体坛周报特派记者沈天浩发自柏林

欧洲杯结束了,但用于欧洲杯宣传的大量海报、横幅和广告牌,还会在10座主办城市停留一段时间。这些物料都有着蓝色的背景,这通常是欧洲的代表色,上面用巨大的字体写着本届赛会的口号:因足球团结(UnitedbyFootball)。实际上,口号的下方还写有一行小字:“团聚在欧洲之心”(VereintimHerzenEuropas)。

这当然不是偶然为之。很多人呼吁将体育与政治分开,可两者之间不可能真正割离——欧洲杯头号明星姆巴佩的政治号召,几乎贯穿了整届大赛。欧洲目前的政治形势相当复杂,各国社会都面临着左右两派的激烈斗争,就像一场地震在地面上留下的可怕裂谷。这裂谷越来越深,两边的人们没法到对岸去,彼此之间越发排斥,相互理解变得越来越难。

伤痕

这是个割裂的时代,而在欧洲的各个主要城市中,没有哪一座比柏林的割裂感更浓重。从柏林墙的东边画廊到查理检查哨,再到施普雷河岸边的东德博物馆,这座城的许多地点都在主动揭开上世纪后半叶的痕迹,向你袒露它独特而脆弱的历史——这是地缘上的割裂。佩措尔德的电影《温蒂尼》,开头在柏林城市博物馆里拍摄,那里有一个德国首都的城市模型,1945年之前和之后完成的建筑,分别以不同的颜色标注——这是时间上的割裂。

弗里德里希大街车站位于柏林市中心,恰好位于东西柏林分界线,在柏林墙矗立的那二十几年间,这里设置了诸多检查哨站。车站如今还在使用,旁边已然建了一个博物馆,就叫“泪宫”。当年,无数人团聚的梦想在这里破灭,并为此流下伤心泪。

柏林墙已经倒下,“新欧洲”的理想一度让很多人神往,但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,欧洲依然被分裂主义困扰,“团结”成了最迫切的需求。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经济体、文化意义上的欧洲中心,德国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。“团聚在欧洲之心”不是用英语而是用德语写就,也表明了东道主的信心:欧洲的团结离不开我们。德国人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。31天的欧洲杯期间,这个拥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度,整体呈现出一种团结的样貌。

英格兰球迷将一面面圣乔治旗搭在了泪宫附近的施普雷河岸上,每面旗帜的中间部分写着球迷组织支持的俱乐部,这是一种团结。几万土耳其人在一座座球场齐唱艾滕·阿尔普曼的《我的家乡》,这是另一种团结。格鲁吉亚远征军在半场领先捷克后,一齐来到球场休息区拨通家乡的电话,这是跨越地理限制的团结。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球迷保持着极其友好的关系,在公交车站齐唱“科索沃”,这是有些危险的团结。

榜样

对于参赛的24支球队来说,“团结”至关重要。满面笑容的基耶利尼出现在柏林赛前的媒体中心,却带着一个扎心的任务:归还奖杯。卫冕冠军的德国之旅非常糟糕,这是一支不团结的球队,球员们和斯帕莱蒂之间无法很好地相互理解。相比之下,将蓝衣军团淘汰出局的瑞士队,以及同样制造惊喜的近邻奥地利,都是团结球队的典范。瑞士对阵英格兰的点球大战之前,主帅穆拉特·雅金与门将佐默拥抱在一起,两人的神态就像已经相识几十年、即将再次各奔东西的老友。即使佐默最终一个点球都未能扑出,你也无需怀疑这支球队的氛围和凝聚力。

成功叩开决赛大门的西班牙和英格兰,同样可以印证“团结”的价值。即便再度折戟,索斯盖特也已率队连续两次挺进决赛,他的成功不再、也不能被视为偶然。“南门”肯定不是最好的战术家,他无法率队踢出像决赛对手那样的美丽足球,也无法激发出麾下进攻手们的最大潜力,但他治下的三狮军团能够比星光同样闪耀的前辈们走得更远,靠的是信心和韧劲——这正是英格兰21世纪足球史上最缺少的东西。索斯盖特沉静的性格,对于这支球队的价值超乎很多人的想象。

西班牙人则令人耳目一新。比起2008年至2012年间赢得了一切的前辈,这支球队最大的特点在于“多样性”:尼科·威廉斯有着加纳血统,却成长在纳瓦拉和巴斯克地区;拉明·亚马尔的父母分别来自摩洛哥和赤道几内亚,但他的足球故乡显然是加泰罗尼亚;达尼·奥尔莫本身是加泰罗尼亚人,却又是克罗地亚足球系统培养出的青训产品;罗德里在英超成长为“世一腰”,法维安·鲁伊斯则先后效力于意甲和法甲。这支球队不再有“巴萨模块”,却能维持极强的整体性,队内气氛甚至比早先也更团结,这是德拉富恩特的杰作。

拉明·亚马尔和尼科·威廉斯分别获评赛事最佳年轻球员和决赛MVP,两人的移民背景在西班牙足球历史上并不算特别常见,却也因此格外具有时代性。德拉富恩特在赛后表示,他相信自己麾下的这些年轻人能够成为西班牙社会的榜样:“他们不仅是明星运动员,更是辛苦工作、认真上进的青年,我希望社会上的年轻人们能够看到这一点。”西班牙主帅还谈到了国内的庆祝场景:“我不认为雇主们会因为员工嗨到太晚、无法按时上班而生气,毕竟他们自己也要庆祝!”至少在西班牙夺冠的这个夜晚,这个经济阻滞的南欧国家,似乎神奇地化解了尖锐的劳资冲突。

幻梦

这当然只是暂时的,一如东道主德国在办赛期间呈现出的团结。欧洲杯(以及几乎所有大型赛事)像是在举办城市中构建一座被冰墙包裹的城中城,在冰晶赋予的视觉作用下,里面的景色看起来总比平时要美丽一些,可冰块终究也会融化。随着10座主办城市陆续结束使命,蓝色的宣传画和公告板将会在近期被纷纷撤下,穿着绿色衣服的志愿者们简短地聚在一起进行庆功,随后各自搭乘交通工具返回家中,返回他们的日常生活。

欧洲杯的亢奋味道,从“欧洲之心”的空气中逐渐散去。“因足球团结”的B面是一个开放式问题:如果没有足球维系,是否还要继续团结?2024年欧洲杯的组织基本规整,执行大体有序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德国还是世界上最擅长、也最适合办大赛的国度之一。另一方面,在超过一个月的德国驻留期间,笔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相对有限,组织方的工作更多是保障赛事正常运行,而非让参与者的体验变得更好。

“团结”不该等同于相安无事。很多经历过2006年世界杯的媒体人和球迷,都认为当时的整体气氛比这一次好得多,笔者无缘在现场经历18年前的大赛,却还保留着八九年前在德国独自旅行时的记忆。在圣诞集市的一张桌子上,一组年轻人走了过来:

“你需要拍照吗?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我们看你自己一个人,想着你或许希望留个纪念。”

“谢谢。”

这次在德国驻留的一个多月里,笔者现场报道了足够多的比赛,从报道层面上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和期待,却几乎从未遇到暖心瞬间。人们变得越发冷漠,经济日益下行、社会矛盾尖锐都是重要原因,德国(和欧洲很多国家)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午夜的街道上,醉汉、无家可归者和奇怪的人变得越来越多,他们显然不都是柏林泰克诺俱乐部的爱好者。再过几个月,圣诞集市又将布满德国的各个城市,届时是否还会有本地青年主动向孤身的旅人靠近,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?聚会已经散场,一切都在变化,“团结”依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。



相关资讯